胶垫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胶垫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大学生村官八问如何破题

发布时间:2020-07-13 11:14:34 阅读: 来源:胶垫厂家

村官与村民一起开会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热持续升温,这些村官各有其特长,因为他们毕竟是通过“凡进必考”才有幸迈入了这道门槛。他们之中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城乡统筹、村镇规划以及农牧专业等,可以说书本知识已经具备,他们现在渴望的就是如何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然而现实确给了他们许多无奈和困惑。

一、经济待遇低,部分地区无“三金”保障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维持在800元/月左右的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远远低于中组部提出的按照当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水平确定的补贴标准,相当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有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反映,其所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三金”待遇,并没有按照当初考取村官时出台的政策给予兑现。经济待遇过低,对许多已成家育子的大学生村官来说,随着当今物价水平的上涨,加上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额外花销,早已不能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在离职的大学生村官中,因待遇过低而辞职的占九成,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话投诉等各种渠道反映大学生村官待遇问题的占到100%。

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比还流浪在社会上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算“幸运儿”,至少他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有想头。但笔者认为他们的待遇还是很差,因为现实中他们的工作都已经延伸到乡镇了,他们比很多公务员还累,然而他们所得到的也就是财政拨款给村官应得的那点基本生活费,乡镇有良知的领导还能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看有很多就没有把他们“捡到篮子里”,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吃苦,人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而村官呢,他们敢怒不敢言!只因为以后的推荐、考核、考察、评比都还要靠乡镇“父母官”帮忙美言几句!

二、出路政策≠实际就业,自主就业成摆设

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将有6万名大学生村官面临分流,201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7万。《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大学生村官有了创业项目,其中独立创业的5916人,合作创业的1.36万人。面对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许多省市开始出台期满政策,但实际意义并不理想,待遇低,成为许多大学生村官不愿意续聘的重要原因。考公务员成为绝大多数人员的选择,但是公务员队伍吸纳能力毕竟是有限,公务人员也趋于饱和,吸纳比重将逐渐下降,考取难度非常大,很多大学生村官最终不得不放弃。对大学生村官的专升本、考研政策,不具备多大的吸引力,因为毕业后又要面临找工作的竞争压力。大部分村官还要走自主就业的路,许多大学生村官乐意在农村创业,但是因缺乏创业资金而不得不面临再次失业,重新流入社会踏上寻找工作的漫漫长路。最终,大学生村官再次陷入尴尬的创业难和就业难的两难境地。

三、77%的村官称曾被借调到乡镇,甚至1/3大学生村官存在不在岗现象

据最新出版的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8年至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有1/3左右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不在岗,中部地区有超过1/3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到岗时间不到5天。2010年9月进行的调查再次显示,有77%的大学生村官有被乡镇借调的经历,其中23%的人被长期截留到乡镇而不在村里工作,甚至部分地区村官表示该地区有三分之一的村官存在长期在外务工,不在岗的情况,并且补贴一直在领取,每年年终考核均合格,甚至被评上优秀。这些不在岗的村官,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仅在年底考评时才出现一次,乡镇村委两级干部迫于其所持有的“后台”关系对不在岗的情况视而不见,甚至包容纵容。

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随意性相当大,“借调风”盛行,“借用”一词成了时尚,县属部门差人,找乡镇借、大镇差人找小乡借、条件好的乡镇差人找边远地区借……如此种种。凡借之人没一个还回原单位的,因此乡镇都显得人手紧缺。于是大学生村官也成了“借用品”,据调查了解有99%的村官没有专用,美其名曰把他们安排在一个村,其实质就在负责乡政府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因为大学生听使唤,他们刚步入社会,又有激情又听话,电脑也熟,只要给事做,待遇也不谈。有的村官一年就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所在村里的工作了,一年两年以后,也许没多少村民能认识他们。

四、考核合格均享受加分政策,在岗村官称“不公平”

在各省地市级和县级事业单位招考考试中,基本上每个地区对符合一定工作年限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均享有地市级加5分,县级加10分的加分政策。这一政策遭到大部分在岗的大学生村官的反对,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许多长期不在岗且一直在领取补贴的大学生村官在享有同样的照顾政策,这无疑对一直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形成竞争压力,造成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的大锅饭政策对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五、评选先进村官,存在靠关系,走路子现象

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反映,当地政府评选的“优秀村官”“先进村官”“十佳大学生村官”等优秀村官评选活动,完全是再暗箱操作。有村官爆料,其地区评选的优秀村官活动,因长期请假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却榜上有名,受到重奖,而长期在岗的工作成绩杰出的大学生村官却得不到表彰。这种暗箱操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在农村基层工作优秀村官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一部分村官辞职,人才大量流失。评选优秀村官活动,靠关系,走路子,这种做法是危险的,是不公平的,更是万万不可取的。

六、创业资金缺乏,优惠政策不够

一部分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愿意在农村创业,但是某些地区乡镇并未真正落实政策帮助其在农村创业,而是假借大学生村官的名义申请国家帮扶资金,投资在乡镇企业,大搞形象工程建设,国家的优惠政策并未真正落实到大学生村官身上,造成他们创业激情受挫,进而造成他们对自主创业的迷茫。当地乡镇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起到积极的帮扶作用,反而引起当地大学生村官的反感情绪,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也变成一纸空文。

七、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把大学生村官当“临时工”用

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大学生村官重视度不够,不注重后续培养,只管“拿来”用。有些乡镇把大学生村官借调到乡镇当“临时工”使用,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做的工作,尽量压倒他们身上,美其名曰“免费的临时工”,乡镇财政也无需负担他们的补贴。许多被借调的大学生村官称大都任务繁重,事情繁琐,有的大学生村官除干村里的工作外,还承担乡镇的打字员、通讯员、计生员、农保信息员和人口普查员等多种职务,身兼数职,一个人干多个人的工作量,沉重的工作压得他们透不过气,许多大学生村官自嘲自己的工作是“牛马工作”,甚至有的大学生村官被累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相比某些乡镇干部,整日清闲得忙于觥筹交错的腐朽生活中。这种“临时工”的用法,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既不能实现其个人价值,又违背中央政策的初衷,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种损伤。

八、现实条件导致难以长久立足

我没到外面的世界去调研,我只知道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贫困山区有这些现象,大学生在所分配的村难以立足,也难以插手,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吃苦精神,难以适应现实条件。我们有很多村办公条件还相当差,即使有办公用房的,也形同虚设。大学生村官多是外地人,吃住行都没基本的保障,加之初来咋到,一看条件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村里的办公条件与农民的小康步伐都相隔太远了,再一想,两年啊,怎么熬出头?二是“老村官”要保名保位,把“新村官”当“叫小口”的使唤。很多村书记或主任本身就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土皇帝”,工作几十年了,他们害怕丢掉手中的“杵路棍”(权利),我了解还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在位的啊!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就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做一些业务工作,填填表、跑跑腿,像对待驻村干部一样,不给他们能发挥作用的机会,更不给他们有展示才华的平台。三是人生地不熟,难以融入村民当中去。两年的锻炼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外地大学生要能把自己融入村民大家庭,确实谈何容易?不管是风土人情、语言交流和感情融洽,那都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三农”问题的迷惘、彷徨、惊恐,应该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文:保虎 作者系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大学生村官)

半袖文化衫

文昌工服设计

昆明定制工服

上饶工服订制